小个子体型虽然受到许多玩家喜爱,但这一设定也存在一些功能性缺陷。小个子角色的移动速度与其他体型一致,但由于视觉比例差异,实际移动距离的感知会显得更短,导致部分玩家在长距离飞行或跑图时产生效率较低的错觉。小个子在穿越某些狭窄地形时,模型碰撞体积并未同步缩小,可能出现卡顿现象。矮人面具作为固定获取途径,虽能稳定保持小个子形态,但会占用面具装备栏位,限制玩家在其他场景下的配装自由度。
小个子体型在社交互动中可能面临部分动作表现力不足的问题。部分交互动作如拥抱、击掌等,由于身高差异,动画效果会出现错位或穿模现象。游戏内部分场景设计以标准身高为基准,例如禁阁双人门机关的高度,小个子角色单独操作时需额外调整视角才能触发,增加了操作复杂度。体型重塑魔法虽能随机改变身高,但无法精准锁定小个子形态,且效果仅持续十分钟,实用性有限。
从视觉体验来看,小个子体型会改变部分服饰的穿着效果。部分斗篷下摆、裤装纹理在小个子模型上会出现拉伸或压缩,影响外观整体协调性。雨林老奶奶挂机点等烛火收集场景中,小个子角色受视角限制,对地面烛火的范围判断容易出现误差。游戏内部分彩蛋如霞谷赛道的隐藏路径,标准体型可轻松触发的视角机制,小个子需要更精确的定位才能激活。
在战斗与探索层面,小个子体型对抗环境干扰的能力较弱。墓土冥龙锁定机制虽与体型无关,但因模型较小,红光预警的视觉反馈相对模糊。暴风眼献祭阶段,小个子角色在石阶躲避红石雨时,跳跃轨迹与标准体型存在差异,需重新适应操作节奏。部分季节任务如集结季的树屋搭建,小个子在搬运建材时因视角问题更易受到风力影响。
游戏机制上,小个子体型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突破系统预设的体型阈值。官方明确表示存在4000种细分身高数值,但实际体验中仅有0-14号的粗略分类。体型重塑魔法存在隐藏阈值限制,初始创建角色时随机生成的身高区间会永久影响后续重塑结果。这种设定使得部分追求极限身高的玩家需要反复创建新账号,时间成本较高。